打完这个电话给牛春生,王二海感觉干劲十足。
他觉得有牛春生的帮助,新时代饭店肯定能起死回生!
所以他立即就去和他母亲李秀兰说:
“妈,咱们养多点鸡好不好!”
李秀兰笑盈盈的:
“好,好,你不说我也会养多点鸡,你大嫂她怀孕了,以后坐月子,每天都得喝鸡汤,这样奶水才足够!”
王二海就说:
“妈,我想用你养的鸡,拿去做新时代饭店的食材!等您养好了,我来收购,按照农家走地鸡的价格,来给您钱!”
李秀兰却说:
“傻孩子,我不用你给钱,养鸡多简单,我就随手喂点剩饭剩菜,喂点老玉米,就养好了,不花钱!”
王二海忙说:
“要的要的,我饭店要的鸡,可不是一只两只,一年下来,可能至少几百只,甚至上千只!”
李秀兰笑呵呵的:
“要是你的生意能做到这么好,那我睡觉都能笑醒喽!”
王二海就说:
“要不这样,明天恰巧是赶集日,我们一起去镇上,买一些鸡苗回来,从明天就开始养鸡!”
王二海缺点很多,但是却有一个优点,那就是他认定的事,总会说干就干!
所以第二天一大早,天才刚蒙蒙亮,他就起床来,帮他母亲做早饭,浇菜地,喂鸡鸭。
等早上的活干完了,然后就开车载着李秀兰,一起去往镇上集市。
来到集市这边,才早上七点左右。
要是在城里,这时间还太早。
但在农村,乡亲们都兴赶早集,所以一大早上的,反而人更多,更热闹。
虽说这个偏僻小镇,人口流失严重,早已不复当年的生机勃勃。
但是这早集,还是人很多。
一眼看过去,一条集市大街,都是攒动的人头。
只是这些人,大多数都是大爷大妈,很少能见到年轻人。
镇上的集市街还是那条集市街,二十多年来从未变过。
不但街上的摊位、硬件设施没变,就连逛街的,依旧是二十年前那一批人。
只是他们早已从青年,变成了老年。
王二海和他母亲行走在热闹的街道上,不免有些心中感慨。
他不知道已经多久没有和母亲来逛过街了。
依稀记得,以前母亲一个人在家,带他们三兄弟。
左手牵一个,右手牵一个,背上还背着一个,来逛集市。
他们三兄弟小时候最期盼的事情,就是赶集日能够来“付街”,就算不买什么零食,在街上逛着,也会很高兴。
更别说,每次母亲都会买一些水果冻、山楂饼、杨梅干之类的廉价零食,给他们三兄弟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