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自效忠朝廷,谁还能说宁党?
自然烟消云散。”
赵康平对林向安的推演已然认同大半,可心底仍有一丝顾虑。
他沉吟片刻,还是问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:
“只是……国公的爵位呢?既要交出兵权,又要请辞南归,若连世袭罔替都保不住,岂不是白白折腾?”
林向安微微一笑,却摇了摇头,神色笃定:
“师傅,此事万万不可明言。
上表时的措辞须极其讲究,绝不能直白求世袭罔替。
那样反倒显得贪恋权位,适得其反。
真正高明的法子,是在表章里明白表忠,恳请陛下对子孙严加管教、严格考核。
如此一来,既显家门知进退,又能衬托老爷子心怀坦荡。
陛下若见国公府并无恋栈之意,反而会心生宽慰。
为了彰显仁德,他极可能主动保全爵位。
甚至在心头大患已除之后,为了笼络人心,还会在你们这一支稍加照拂。”
新皇真正要除去的,是一个功高震主的政治领袖。
而非铲除一个武勋世家。
若能以老爷子一人的退让,换来宁国公府的整体转圜,
等于献祭一段政治生命,完成从“权臣”到“纯臣”的转型。
这一关至为凶险,一着不慎,便可能满盘皆输。
表面上看,是暂时失去了京中权柄;
可换来的,却是保住了分散在辽东、昌平等地的核心军事实力。
如此一来,才算为家族的长远,留下最宝贵的根基。
这,才是真正的断尾求生。
林向安说完后,就没再说,而是退出门外,留赵康平自己在书房琢磨。
说到这份上,已经足够明显了。
不过,权势真正在手,能不能舍得放下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而且还得从长计议。
当然,这不是林向安能操心的。
又在赵府吃了晚膳,拒绝了李宝珠的留宿提议,林向安带着众人回了家。
之后林向安开始奔波卖粮之事,并没有过多关注宁国公府的选择。
就在林向安凭借赵泽牵线搭桥,他亲自带着米样拜会铺垫的官员。
一方面靠着当初在京城动荡中平粜,积攒下了人情,另一方面他将赏赐补贴给众人,积累的名望。
在多番协商沟通中,让他顺利以“略低于市价、质量上乘、供应稳定”为核心筹码,
拿下了补充京仓与边军粮饷的长期订单。
在这个过程中,林向安将最上等的一批米,用锦盒、陶罐精心封装,取名如‘玉京香’。
通过郑佑以及当初推演游戏认识的官家子弟,将玉京香送入各大府邸。
当初那几个小孩子,对林向安印象极好,郑佑、赵泽一开口,就主动帮忙。
在家里夸赞一番,再加上林向安的名声,家里人也乐意他们认识。
品质味道极佳的情况下,以及提供独一无二的贵族服务。
面上虽然价格高,但实际给了很大优惠,专门特供。
在多方操控下,迅速在京城顶级圈层中,打响了“玉京香”的名号。
还没有深耕第三条渠道的情况下,首批运到京城的粮食,在一个月的时间内,销售一空。
资金终于是在年关前,如数回笼,大大缓解了林向安的资金压力。
。